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馬勒 D大調第一號交響曲

Mahler Symphony No.1
 

作曲年1884 ~ 1888年
作曲經過一八八八年,馬勒離開萊比錫,為了獲得首席指揮者的地位,輾轉的接觸過主要都市的各管弦樂國。最後終於獲得布達佩斯皇家歌劇院的指揮之職,於同年十月移任於布達佩斯。他在布達佩斯待了約兩年,其間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可是這首樂曲卻早在萊比錫時代的一八八四年即已著手,所以從著手至完成,可說費了一段相當長的歲月。
首演在作曲者親自指揮下,於一八八九年十一月二十日,由布達佩斯愛樂交響樂團,以「兩個部份的交響詩」為題於布達佩斯(Budapest)舉行世界初演。一八九三年十月二十七日則是於漢堡(Hamnburg)舉行德國首演(馬勒親自指揮)。一八九八年三月於布拉格(Prague)舉行奧地利(Austrian)首演(此時奧匈帝國尚未瓦解,馬勒親自指揮)。一九零零年十一月八日舉行於維也納的首演(馬勒親自指揮)。英國首演則是一九零三年十月二十一日於倫敦由亨利‧伍德(Henry Wood)指揮。美國首演則是於一九零九年十二月十六日於紐約由馬勒本人指揮演出。
演奏時間約50分鐘
編制長笛4(短笛2替代)、雙簧管4(英國管替代)、單簧管4(低音單簧管、小單簧管替代)、低音管3(倍低音管替代)、法國號7、小號5、長號4、土巴號、定音鼓2、大鼓、銅鈸、三角鐵、銅鑼、豎琴、弦樂5部
作品出版一八九九年二月,維也納,Weinberger版
一九零六年五月,維也納,Universal版
一九六七年,維也納,Universal決定版

自「第一號交響曲」開始,馬勒便企圖創作標新立異的作品。在艾崗.加登堡(Egon Gartenberg)所著「馬勒」一書中,曾經提到馬勒創作交響曲的心聲,馬勒說:「我所構思的交響曲將是人類聞所未聞的作品,這是我一生最偉大的事業,不論形式或內涵的原創性,都是難以形容的。」第一號交響曲約完成於一八八八年,當時馬勒任職於布達佩斯皇家歌劇院的音樂總監,首演時,馬勒親自指揮布達佩斯愛樂交響樂團演出,立刻遭到保守樂評人激烈的批評。

馬勒早在萊比錫任職時,就已著手進行第一號交響曲的創作,這首曲子亦稱為「巨人」(Titan,是希臘神話中的巨人族),最初在一八八九年首演時,使用的標題為「兩個部份的交響詩」;後來又更名為「巨人,交響曲形式的交響詩」,並首次於一八九三年在漢堡以此標題演出。最後馬勒將這些標題拿掉,正式更名為第一號交響曲,並在一八九六年於柏林(Berlin)以第一號交響曲的名義再次「首演」。雖然這是作曲者自身想用標題來表示樂曲的內容而命名的,但其實這首樂曲所給人的感覺,卻與「巨人」這一名稱相左,是一首謳歌田園詩情與人生喜悅的音樂。樂曲的命名源自德國浪漫派作家姜.保羅(Jean Paul)的一首同名詩「巨人」(Titan)。保羅已截然不同的兩個主角人物--一個是現實世界的英雄阿巴諾(Albano)﹔一個是浪漫主義的英雄羅奎洛(Roquairol),來批判浪漫英雄對現實的無奈。阿巴諾具有豐富的情感及堅毅不拔的行動莉,因無法與戀人萊娜(Liane)結合,而娶了另一名女子;羅奎洛則以自我為中心,既不切實際,又缺乏責任感,沈迷於幻想的感情世界,最後精神崩潰而走上自殺一途。儘管馬勒生前不斷強調這首作品與姜.保羅的詩並無任何關聯,然而時至今日「巨人」這個標題依然總是被拿來使用。

在「巨人交響曲」中,馬勒內心的矛盾與衝突,全然呈現在樂曲的精神之中,表情豐富的旋律洋溢著青年人血氣方剛的情感。在最早的三次演出時,全曲共有五個樂章,而這多出來的樂章稱之「花之樂章(Blumine)」,介於今日版本的第一與第二之間,之後馬勒於一八九四年威瑪(Weimar)的演出將這個樂章拿掉了,形成我們今天所聽到的四個樂章形式。被刪除的「花之樂章」後來於二次大戰後才重見天日,由馬勒研究權威米契爾(Donald Mitchell)於一九六六年發掘出來,隔年由布列頓(Benjamin Britten)於亞德堡(Aldeburgh)舉行首演,此時距離上次演出這首曲子已經事隔七十幾年了。而史上第一個「花之樂章」的唱片錄音,原本公認是奧曼第(Eugene Ormandy)與費城管絃於一九六九年五月在RCA所錄下的版本;但最近的考究發現,在更之前尚有布里夫(Frank Brieff)與New Haven Symphony Orchestra於一九六八年五月於Odyssey所灌錄的版本,這才是真正第一個「花之樂章」的唱片錄音。目前有許多唱片也都附有原始「花之樂章」的版本,在台灣比較容易找到的有諾林頓(Sir Roger Norrington,Hänssler發行)、列維(Yoel Levi,Telarc發行)、謝格斯坦(Leif Segerstam,Chandos發行)、拉圖(Simon Rattle,EMI發行)、奧曼第(RCA發行)、辛曼(David Zinman,RCA)等版本。

馬勒為了進一步詳加說明,而把樂曲各分兩個樂章,其第一段另題有「那些年輕人,年輕、成熟、苦惱等」,第二段則題為「富於人情味的喜劇」,想藉以將明確情路上的觀念。因此這首樂曲洋溢著剛剛認識了人生的二十年代抒情昧的青年人的感情、表現出在狹窄的世界裡奮鬥,以其血氣方剛來踏入人生的路途之姿態。馬勒曾在一八九六年寫給朋友的信中提到:「這首交響曲是以戀愛事件作為直接動機,這一點與燦爛的二十年華有關」。與古典的交響曲形式相較,馬勒將此曲發展部的規模加以擴充,同時也顧及每一個樂章的邏輯結構與完整性,使得全曲成為具交響詩描寫性格的交響曲。

這首D大調第一號交響曲被人們認為是馬勒「少年維特的煩惱」,隱藏著兩股炙熱的戀情(一是與女高音李希特之戀、一是與韋伯夫人之戀)。與李希特的戀情結束後,馬勒在「少年旅人之歌」中,傳達了一個失戀的人在大自然中獲得的心靈慰藉的情懷,「少年旅人之歌」的旋律,後來成為第一號交響曲的主題。而創作第一號交響曲的同時,他與韋伯夫人迸發的緋聞,則在這首交響曲中留下了不可抹滅的記錄。

從著手創作到全曲完成,第一號交響曲可說耗時長久。在這段時間裡,馬勒的人生經歷充滿了激情與絕望,在長達五十分鐘的樂曲中,技法圓熟、內涵豐富,不僅蘊含深刻的哲理,更具有寫實的自傳敘述性質,以二十八歲的年齡,能有如此厚實的作品,可見馬勒創作功力的一斑。管弦樂的編制雖然很大,但是馬勒卻很成功地使各樂器很巧妙地唱出了歌曲型的旋律。樂曲中可見到主導動機性手法,同時也做了不少改革,不過從整個說來,仍不免相當保守。此曲在第二次演奏時,馬勒曾在節目單上註明:「為了使觀眾易於了解,而在各樂章之前分別附加了標題」,而此時馬勒尚未將「花之樂章」刪除。從這些註解可以看出這是自傳意味濃厚的作品。

第一部:「那些年輕人,年輕、成熟、苦惱等」
(一)無盡期的青春(序奏描寫清晨大自然的甦醒)
(二)花之樂章(這是附有小號獨奏、牧歌風優美的樂章,但在出版時馬勒卻把它刪除了)
(三)一帆風順

第二部:「富於人情味的喜劇」
(四)觸礁(卡羅畫風的葬禮進行曲)
(五)從地獄到天堂

這首作品四個樂章的結構如下:
  1. Langsam, Schleppend (Slowly, dragging) Immer sehr gemächlich (very restrained throughout) D major
  2. Kräftig bewegt, doch nicht zu schnell (Moving strongly, but not too quickly), Recht gemächlich (restrained), a Trio – a Ländler-
  3. Feierlich und gemessen, ohne zu schleppen (Solemnly and measured, without dragging), Sehr einfach und schlicht wie eine Volksweise (very sample, like a folk-tune), and Wieder etwas bewegter, wie im Anfang (something stronger, as at the start) – a funeral march based on the children's song "Frère Jacques" (or "Bruder Martin")
  4. Stürmisch bewegt- Energisch (Stormily agitated, energetic)

另外這首交響曲尚有華爾特(Bruno Walter)於一九零六年所改編的四手連彈版,目前為止也僅有Chitose Okashiro(Chateau發行)與Prague Piano Duo(Praga發行)所錄製的唱片。

馬勒「巨人」樂譜封面
第一樂章

D大調,4/4拍子,奏嗚曲形式。樂曲以指示「緩慢而沈重地」的序奏而開始。弦樂器有如表示率直簡明那樣,在長大的a音持續音之上,雙簧管與低音管奏下降四度為特徵的動機(譜例1),接著豎笛奏出如遠處響來的鼓號調。這一段是D小調,充滿了平靜安寧之美感。
(譜例1)
開頭的四段動機,據保羅.貝卡說,並非模仿,而是象徵杜鵑之叫聲。不管如何,在此所展開的是大自然的平靜和安寧。此四度動機,不僅僅出現在此序奏裡,甚且催生了自第一樂章起的全曲主要動機與主題,對於取繫整個曲子有很大的作用。不過,除此四度動機之外,另有1個負很重要任務的動機,那就是與此四度動機成對比的半音階性動機,這不久即將出現於低音弦(譜例2)。樂曲一面進行這些動機,一面組成D大調,由豎笛出現四度動機過後,樂曲便結束D小調開始的序奏而進入D大調的主部,由大提琴奏出耳熟能詳的第一主題(譜例3)。這是根據前作「少年旅人之歌」的第二首「清晨在原野散步」開頭旋律而來的,這加上其他樂器以對位法方式處理,並予以變形。經轉調來到A大調時,出現了與第一主題關保密切、由小提琴引出輕快的對位性第二主題(譜例4)。從此造出了頂點,管樂逐漸趨於平靜,弦樂像消失似地上升而結束呈示部。
(譜例2)
(譜例3)
(譜例4)
發展部是在高音弦的音之上,由木管奏譜例4的變形而開始。在田園性的安祥平靜中,大提琴乘著持續音,奏出像呼叫一樣的旋律(譜例5),稍微減慢速度,樂曲便結合雙簧管所奏的譜例1和豎笛所奏的譜例2而出現,然後再加上譜例3的片斷。然而,樂曲立即一面留下木管的杜鵑叫聲,一面恢復靜寂。當法國號奏完柔和的音響後,長笛像可愛的小烏一樣叫出婉轉的歌聲。而大提琴則在此下面奏出譜例5。接著小提琴奏出譜例3、4而來的旋律,並短暫地加以發展。樂曲達於降D大調,在弦樂的動態中、木管奏出新的旋律,不久小提琴便開始了活潑的運動(譜例6)。樂曲一面進行既有的各種動機,一面逐漸趨於發展的高潮。於是由低音樂器的頑固低音(譜例7)造出了ff的頂點之後,就以對位法方式處理既有的旋律之中,再一次由pp至ff的漸強,而再現第一主題。這表示發展部已結束而變成再現部,以後便大致如呈示部那樣進行。最後,樂曲一面朗朗地出示四度動機,一面以強烈的音響來結束樂曲。

(譜例5)
(譜例6)
(譜例7)
第二樂章

指示為「強有力的運動」。A大調,3/4拍子,三段體。最初,由低音弦奏出強有力的蘭德勒舞曲節奏頑固低音(譜例8),小提琴與中提琴在此上聲部奏出好幾次八度大跳的律動性動機,藉以充實和弦,反覆展開出牧歌風樸素的旋律。接著,加入了管樂器,這才清楚地顯示出旋律化的四度音程源條(譜例9)。仍然以頑固低音來逐漸增強、在其頂點,木管與小提琴奏出下一個部分,也就是在複合三段體的第一段中間部負有重要功能的旋律(譜例10)。就這樣在此中間部裡,管樂器在這一旋律(第二小提琴與中提琴)之上,奏著頑固低音型旋律及譜例9。
(譜例8)
(譜例9)
(譜例10)
樂曲逐漸趨於狂熱之後,小提琴以升c小調帶著對位旋律,強有力地出示譜例8的頑固音型。於是在低音提琴與低音號的空心五度上,出現譜例11。經過異名同音的轉調,造出了項點,頑固低音改變成八分音符的形態出現。然後在這上面,開頭的第一段變個樣兒再現。在綿延的顫音後面是強烈的A大調和弦,還有停止了呼吸樣的休止,以及法國號即將消失般溫和的音響之後,樂曲便進入F大調田園韻味的中段。
(譜例11)
中段是圓舞曲風的柔和,以四度動機做為低音的伴奏(譜例12)。轉調為G大調後,弦樂以舒伯持風格出現與第一樂章的譜例2有關的旋律。在長笛、豎笛以及弦樂的進行中,新的旋律以對位法形態呈示。這簡單地處理後便消失於低音弦,旋即法國號以呼聲(但這次是八度的),邁向含有頑同低音而相當於第一段之再現的第三段。此第三段要比第一段更為單純,不過其結構卻比第一段更為充實。由管樂器以長大的顫音造出頂點,並加快速度後,以強有力的和弦結束樂曲。
(譜例12)
第三樂章

樂譜指示:「不要緩慢,莊重而威嚴地」。D小調,4/4拍子,三段體。在前面兩段描寫明麗田園景色的音樂後,從這一樂章起,卻敘述出悲哀、厭世、自嘲或傷感的人生。在陰沈的定音鼓連敲的四度動機之下,先是低音提琴,接著是大提琴,然後是低音號的順序,以循規方式出現充滿虛無飄渺之感的古老波希米亞民謠旋律(譜例13)。有趣的是,這段旋律竟是令人熟悉的「兩隻老虎」,只是原本的旋律從大調轉變為小調,使這段音樂轉變為具有喪禮進行曲特色的旋律。儘管這段旋律並非由馬勒所創作的,但研究相信這是流傳於十九世紀末期奧地利的歌曲。不久,用上了四度的雙簧管的旋律(譜例14)加了進來。這兩個旋律在定音鼓的動機之上進行,當定音鼓像奄奄一息地逐漸消失時,雙簧管與小號奏出頗為弛緩而表情豐富的新旋律。


(譜例13)
(譜例14)
這時大鼓與銅鈸奏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嗚響。當這一旋律由弦樂進行,低音管出現半音階性的樂句後,定音鼓敲起了四度動機,前面的兩個旋律的動機出現於低音管與低音弦。管樂器像是故意使人想起了似地奏出四度。經過這一經過句,樂曲便進入於「單純的、民謠風樸素的」中段(G大調)。在豎琴與低音弦的撥奏之下,小提琴裝上了弱音器來呈示柔和的,用上了四度的新的明朗的旋律(譜例15)。據說,這是根據「旅人之歌」第四部分「她那藍色的眼睛」後半段「路旁有棵菩提樹」的旋律,以及與「少年魔號」有關,象徵一種從夢想的苦惱得到解放。當這一旋律以歌曲風優美地進行而結束了中段之後,樂曲便以降E小調移至再現第一段。這時,籠罩著灰暗的氣氛,並加上了滑稽的旋律(譜例14)。定音鼓則響著四度。當樂曲進入於低半音的D小調後,突然加快速度。當再度回復靜寂時,速度也回到原來的速度,就在平和的氣氛中,一面呈示譜例14與四度動機,一面以弱奏來結束這一樂章,然後不休止地續接第四樂章。
(譜例15)
第四樂章

「如暴風雨般的運動」,2/2拍子,奏嗚曲形式。這一樂曲可視為變化多的自由奏嗚曲形式,同時也可以視為由三大部分組合而成。第一段由F小調所支配,就像是從疲憊的絕望中,激烈地反抗而站立起來那樣,以既強烈而又熱情的全樂器而開始了樂曲。在雷電般強力的一聲銅鈸後,定音鼓立刻隆隆作響,然後繼續一段稍長的,相當於序奏的部分。在弦的粗獷的叫聲中,小號與長號用力吹奏將在後面會出現的主題之開頭部分,宛如狂風在天際呼嘯。這是根據第一樂章的旋律而來的。接著以木管出現與此相反的下行的,半音階風的片斷。再度在小提琴的叫聲後,出現以上的兩種片斷,不過這次卻另加有弦的激烈的運動。然後至其頂點,即進入指定「起勁地」的部分。在此,木管與低音弦才開始顯出律動性的第一主題(譜例16)。這以F小調開始,然後立即轉變為明朗而輝煌的降A大調,奏出第一樂章的材料和剛剛的序的片斷。這段正抓指示要起勁的部分,相當於第一主題的呈示部,用各種樂器以各種形態展示此第一主題。這個另由銅管加上序的動機湊和,也攙入第一樂章的旋律,藉以增添色彩。不久,樂曲進入指定為「大為粗暴地」的部分,就在銅管強烈的音響中,木管與弦奏出激烈而狂暴的旋律(譜例17),以F小調一股腦兒迸發著熱情。當此趨於平靜之後,輕巧地出現了序的半音階件動機,弦則一面以半音階性盤旋而上升,來結束第一段。於是以降A屬七和弦來暗示下一個第二段的降D大調。
(譜例16)
(譜例17)
第二段由弦樂器以較長的第二主題(譜例18)而開始。當此完了後,就在低音弦反複合有三連音符的音形之上,豎笛像是在回憶一樣地呈示第一樂章開頭的四度動機。緊接是序的半音階性的片斷,然後樂曲便進入於G小調,再度加快了速度。在短笛與長笛以及弦的急速音形中,半音階性的音形狂暴地向前進行。同時,序的另一個片斷也出現於銅管、第二主題也露一下臉。馬勒就是如此用其巧妙的管弦樂法,把它們一個個處理下去。到了C大調,在木管上不但出現了與前面兩個主題有關的新旋律,同時與第二主題有相當關聯的強有力的旋律(譜例19)也以C小調出現。當序的半音階性片斷由銅管強烈而明晰地出示時,序的另一個片斷宛如對抗它那樣,雄壯地顯露其形貌。至此,總算造出了第二段的壓倒性的項點,樂曲於是進入沈重的(pesonte)的D大調。不過,立即又返回原來的速度而轉向第三段。
(譜例18)
(譜例19)
一到了第二段,便回想一下譜例15的第一主題旋律,旋即法國號呈示第一樂章開頭的四度動機--大自然之力的動機,描繪出大自然的勝利,人類的敗北,以及因而產生的人類的喜劇。樂曲一度轉至A大調,不久又回到D大調。不過,減慢速度緩慢下來後,進入於D小調,展開了與第一樂章的序的結構相似的樂段。譜例2的旋律,也與這一終樂章的序的半音階性片斷保持關聯之下,沒有不自然地再現。自這一部分起,改由大提琴與小提琴出現第二主題(譜例18),以及與其有關聯的柔和而表情豐富的旋律。接著這一旋律由木管與弦樂器來演奏,不過已沒有前面那種激情的氣氛。序的旋律性片斷,然後是第一主題,不死心似地陸績出現。不過,還是為四度動機所壓倒。於是最後達於指示「以最高度之力」的強烈無比的結尾。像是表示年輕人的氣魄與精力似地奏出了序的片斷之後,在低音管所吹的第一主題的片斷上,法國號呈示四度動機。不久,這一主題的片斷變成顫音型的音形,由銅管吹奏第二主題的開頭音形之下,最後樂曲強有力而熱情地、有如勝利的凱歌一般以D大調告終。